建議

產業機器人在國際工業的應用上,以所謂的「次機械手」─沖壓機械手,因價格具有競爭力、結構簡單、穩定性高,故最為普遍。為滿足客戶需求,本公司不斷開發更多樣的機種,其中大部分皆可順利運轉,但亦不乏因為計畫者、使用者或製造者的無法充分配合,造成毛病不斷。這種消息間或傳出,造成欲導入機械手廠商不敢輕言使用,對於使用廠商著實是一種嚴重損失。
本公司有鑑於此,特為欲導入沖壓機械手之廠商,提出一些概論的建言,希望能對所有廠商有 所助益。

  1. 沖床本身自動化的加強及考慮:沖床本身的調整結構,諸如:
    沖床能力大小、台盤、滑塊尺寸、最小工作高度、沖床速度、滑塊位置、模墊、頂料裝置等,都必須配合機械手製造商及模具業 者,事先詳加研究規劃。
  2. 工作、材料、製品的定位、積料及夾持機能:
    欲搬送的工件材料,需因其形狀、材料、厚薄的特性,慎選夾持方式,如真空吸盤、電吸鐵、夾臂等;以及材料送入條件的選定,製品的取出、堆積、下次工程的連貫性、中間定位台如何設置等,都是影響機械手成敗的關鍵。
  3. 模具方面的考量:
    模具的大小、間距、高度以及脫模板、廢屑處理、穩定度、模具的快速交換、模具的搬入、取出自動化等,亦是整體考量的重要課題。
  4. 運轉保養整備:
    為了維持機械手的順利使用,必須在保養整備上加以注意。凡是有關機械手的初期調整、簡單的故障排除、日常的檢點保養、以及管理體系的建立,使用廠商必須注意配合。
  5. 安全性的注意:
    導入機械手可防止人員傷害,擺脫苛刻的作業環境,但是不適當的操作方式卻也有可能造成勞動傷害。所以事前要盡量減少機械手本身錯誤動作的發生以及「防呆措施」的加強,同時注意日常管理訓練,可對安全性的威脅降到最低。
  6. 經濟效益上的評價:
    在導入機械手之前,廠商不須一味追求全自動化,因為全自動化可能衍生某一環節製造困難,造成價格特別昂貴、失敗率高以及使用調整困難等。如果僅局部導入機械手,即能節省大量人力經費,創造絕佳經濟效益。